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新风系统热泵等新设施让建筑更节能环保

新风系统热泵等新设施让建筑更节能环保

      2007/8/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1

中国阀门网

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京城许多建筑开发商纷纷在房屋建设当中运用多种具有节能环保功能的先进住宅设施,以达到绿色建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环保目的。据悉,目前北京市建筑中比较先进的设施有新风系统、low-e玻璃、地源热泵系统等等。那么这些先进的设施都有哪些节能环保功能?普通百姓家里是否也能够学习并采用呢?

置换式新风系统能让房间时刻拥有新鲜空气目前,在北京市很多节能环保建筑中,都采用了置换式新风系统,这套系统的作用是让房屋在不用开窗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室内空气与外部新鲜空气的交换,不用开空调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舒适的温度。

据锋尚国际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张在东介绍,置换式新风系统就是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同时通过一套空气热交换装置,控制下送风出口温度始终低于室内空间温度2℃到3℃,回风出口又通过系统的负压功能把室内的混浊空气排出。这样房间内就产生了从下至上的使人体舒适的新鲜空气。

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介绍,普通传统住宅小区的住户也能自行安装新风系统,但必须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要考虑吊顶空间是否有安置输风管道的位置,因为输风管道要大面积的布置在房屋顶部,管道还会占有一定高度,这样就相对降低了楼层高度,一般要考虑20-30厘米的高度。第二,还要考虑住宅内是否留有风道口。

另外,可能很多消费者都比较关心自装新风系统的价格问题。据记者在市场上了解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安装一套新风系统需要1万元左右。

低辐射镀膜玻璃可阻止热辐射进出房屋

low-e玻璃又称低辐射镀膜玻璃,因其所镀的膜具有极低的表面辐射率而得名。那么,低辐射和镀膜这两个特点到底能给我们的住宅带来什么好处呢?

冬季,low-e玻璃对室内暖气及室内物体散发的热辐射,可以像一面热反射镜一样,将绝大部分热反射回室内,保证室内热量不向室外散失,从而节约取暖费用。夏季,它可以阻止室外地面、建筑物发出的热辐射进入室内,达到节约空调制冷费用的目的。

另外,在冬季,减少室内热量损失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环保。建筑物采暖所带来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是重要的污染源。如果使用Low-e玻璃,由于热损失的降低,可大幅减少因采暖所消耗的燃料,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据孙克放介绍,如果你家是传统建筑,想要改造原有的普通玻璃有两种办法。第一,用户可选择节能窗膜。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节能安全玻璃贴膜可以从住宅内部贴于普通玻璃表面,通过改变普通玻璃的物理性能达到隔热节能、防爆、防紫外线等特点。费用一般在100-300元/平方米不等。
[Page]

第二,用户可以将普通玻璃全部换成low-e玻璃。但这种方法比较耗时,工程量较大,而且相对贴膜的方法费用也比较昂贵,为700-1000元/平方米。

地源热泵系统无废气排放就可让房屋冬暖夏凉

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的吴玉庭教授告诉记者,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和空调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一个热泵组织包括三个部件,即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

吴玉庭教授简单介绍了热泵组织在夏季的工作原理:“夏季房间要制冷,蒸发器就吸收房间的热量,这时,冷凝器中的液体变成气体,气体的蒸发过程也就是吸收热量的过程,之后,压缩机将气体进行压缩,压缩的过程也就是温度提升的过程,最后,机组将升温的气体排放于百米深的土壤中,从而达到房间制冷的效果。”
这套系统通俗地理解就是,采暖和制冷就是利用水与土壤进行冷热交换,冬季把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土壤中,达到制冷的效果。但无论是将地底热量“取”出来,还是将室内热量“送”下去,都要通过深入到地下100多米、甚至几百米的特殊装置。

孙克放说,目前普通住宅不能完成这种改造,如果需要改造就需要开发商来动工,考察地形、测试地下埋藏装置的深度等一系列的工程。“工程虽然大,但是地源热泵系统无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无须天然气、煤资源的耗费,既节能又环保。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建议开发商进行改造,造福子孙后代。”

(来源:北京科技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