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长庆油田公司原油产量高速增长的思考

长庆油田公司原油产量高速增长的思考

      2007/8/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8

中国阀门网】长庆油田公司的原油生产今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上半年,累计原油产量达到596万吨,7月下旬,原油日产水平踏上实现全年生产1201万吨计划的步子,在千万吨水平上又迈入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石油储量产量快速增长的领跑者。
 
  作为我国继大庆、胜利、辽河、新疆之后第五个年产突破千万吨的大油田,长庆油田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这不仅是长庆在我国石油工业“东部硬稳产,西部快发展”战略中占居的重要位置,人们更为关注的是,长庆如何在低渗、特低渗上创造了千万吨大油田的奇迹。

    绝不放弃,寻找大场面

  37万平方公里的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油藏分布在以黄土塬、沙漠、草原为特征的地貌之下一两千米深处,犹如撒落在沙海里的珍珠,在这里找油将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

  长庆在鄂尔多斯盆地大规模石油勘探至今已有37年的历史,从1970年马岭油田会战开始,辗转盆地南北近20年,才把原油产量搞到100万吨规模,而且在140万吨徘徊了10年,直接原因是勘探上没有大的突破。长庆人在多年探索中始终没有放弃在盆地寻找大油田的梦想,走华池、进元城、上吴旗、战安塞,从没有停止过勘探。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发现了安塞油田和靖安油田,才使长庆逐步走出发展低谷。

  长庆油田原油产量快速增长,得益于石油勘探不断获得重大突破,探明了一批亿吨级以上规模的大油田,而大油田的发现,源于长庆人勘探思想的转变和找油观念的转变。步入新世纪,长庆提出以“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重新认识长庆的低渗透,重新认识我们自己”为核心的“三个重新认识”思想,打开了在盆地擒拿大油田的思路。2001年,长庆组织勘探力量第三次挺进董志塬,在西17井获重大突破,从而发现了储量超4亿吨级的西峰油田,在陕北形成了7亿吨复合连片油区。长庆人不断深化认识,提出“甩出去,打下去”的勘探思路,先后拿到了储量3亿吨的姬塬油田;发现了陇东合水、塔儿湾地区两个亿吨级储量接替区;白豹—坪庄地区探取得重大突破;西峰油田三级储量扩大到6亿吨,为原油产量快速增长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长庆人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认识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实施的勘探,为后来不断获得重大突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认识和经验,其最重要的就是长庆人在迷茫徘徊中决不放弃寻找大油田的精神信念。西峰地区近30年间先后进行过多次勘探,均无功而返;在姬塬地区有过“五下六上”的经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没有第三次上西峰,没有第六次上姬塬,也不会有长庆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这种精神信念,至今仍支撑着长庆人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深化认识,不断突破观念束缚,在数十万平方公里的高原沙漠纵横驰骋,寻求新的发现。

    知难而进,挑战低渗透

  长庆油田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油藏,其先天性低压、低渗和非均质分布特征,呈现出“井井有油,井井不流”,被形象地称之为“磨刀石”。油井单井产量低,不经过压裂油井就没有产能,是难以有效开发的边际油田。也就是说,这样油田根本没有开发效益。

  而如今的现实是,“井井有油,井井都流”,长庆人咬定低渗透,挑战特低渗开发极限,不但连国际著名跨国公司难以攻破的特低渗油藏实现了有效开发,还实现了高效开发,在“低渗透”上建成了千万吨级大油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长庆成功开发安塞油田,创造我国首次规模有效开发特低渗油田奇迹后,又高效开发了全国最大的特低渗油田———靖安油田。新世纪,靖绥油田、西峰油田、姬塬油田迅速成为长庆年产百万吨的主力油田。如果说长庆是依靠科技打开隐藏在超低渗岩石里的石油宝藏的话,那么体现在长庆人身上的这种知难而进的挑战精神尤为可贵。安塞油田油藏平均渗透率为0.49个毫达西,在世界上没有成功开发的先例。长庆人先后在多家知名跨国公司摇头而去的情况下,知难而进,以“蚂蚁啃骨头”执著精神,经过12年艰苦攻关与实验,最终使这个亿吨级整装特低渗油田正式投入规模开发。

  探明储量3亿吨的靖安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特低渗油田,在安塞油田开发技术积累基础上,先后经历了同期注水、大型压裂、油藏描述、丛式井、工艺简化、流程创新等多项技术攻关,从而实现连续11年保持稳产上产,被中国石油命名为“高效开发油田”,目前产量原油达到200万吨,成为长庆产量最高的整装油田。长庆人创造性地在西峰油田创新实施了超前注水、稳流配水、在线计量和三相分离等18项主体技术,使油田以往的计量站、配水间成为历史,油田开发由四级布站变为一级、二布站,百万吨产能所建站库由以前的25座减少到5座。西峰油田技术创新成果仅仅是长庆油田高速发展的缩影。

  长庆走过了一条充满坎坷的科技探索、自主创新之路,形成了一整套有效开发特低渗油田主体技术、特色技术和适用的配套技术体系,揭开了鄂尔多斯盆地油藏神秘的面纱。几十年与低渗透打交道的长庆人清楚,低渗透决定了长庆在油气田开发上,不可能和其它油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攻克特低渗透油藏世界性技术难题上,长庆没有退路,必须做到领先。别人不能开发的油田我们能开发,别人不能赢利的油田我们能赢利,这就是长庆挑战低渗透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以人为本,发展大油田

  长庆油田有16000余口油、水井,数百座油、气站库,近5000公里各类输油管线,分布在甘陕宁三省区的高原沙漠和山峦沟壑之中,平均每天生产32500吨原油,回注11.5万立方米水,输送3万多吨原油,自然条件异常艰苦。上万名从事原油生产的员工长年坚守荒原大漠,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长庆人用自己的青春和对企业的忠诚为国家奉献能源?

  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效益的大幅增长,长庆油田公司从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生活水平、工作条件等诸多方面不断提高和改善员工生活质量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给员工提供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形成了凝聚员工自觉迸发执行力、内动力的良好机制,从而形成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软实力”。

  被树为“中国石油•榜样”的普通采油工郭秀玲,连续6年坚守在安塞油田大山深处的采油站,带领7名姐妹把安塞油田最大的计量接转站建成长庆油田示范站。她的事迹感动了长庆人,油田领导专门到王16计量站举行隆重仪式,把这个站命名为“郭秀玲站”。同时,在长庆油田,以员工个人名字命名的还有“小军井“、“梁庆辉培训法”、“程少春密封器”等,把为油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员工的名字铭刻到油田发展史上,就是激励员工为油田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精彩的人生价值。

  长庆在发展大油田的实践中,把以人为本从狭义的生存、生活,延伸、拓展和上升到人生价值体现的层面和高度,给员工提供机遇,换来的是员工给企业创造的奇迹。

(来源:工人日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