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揭开志留系裂缝稠油油藏开发新篇章,共发现3套油气层,实现油层零污染,其中两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中油网消息:(记者 丁建国)7月20日,记者从玉门油田获悉,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大力推广欠平衡钻井的有利条件下,该油田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在所属鸭儿峡油田通过运用氮气欠平衡钻井技术,在鸭566区块志留系裂缝稠油油藏部署并钻成鸭940井,经现场测试获得日产15吨高产油流。此举填补了我国在志留系裂缝稠油油藏进行氮气欠平衡钻井的技术空白。 玉门油田是一个已持续开采近70年的老油田,开采后期多井低产、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顽疾”日益凸显。该油田结合地质开发实际,转变增长方式,在油井开发技术上做文章,不断探索复杂油藏开发工艺,进一步提高剩余油动用储量的利用率。 鸭940井位于志留系潜山顶部566断块北西部,地层为浅变质岩,是一个以千枚岩为主要储层的变质岩潜山。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34%,空气渗透率极小,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具有低孔低渗、原油密度高、黏度大、油层压力低、地层温度低等特点。之前该油田在志留系地层钻探了5口常规油井,但地层可钻性差,机械钻速低,油层污染严重。工程技术人员利用氮气欠平衡法找到了适合该油藏的一系列钻井和完井工艺配套技术,实现了鸭儿峡志留系潜山566断块裂缝稠油油藏开发的新突破。 鸭940井于4月17日开钻,钻至2710米时录井显示进入志留系,测井后确定距离目的油层还有10米而中途完钻,实施三开氮气欠平衡钻进至2919米,由于钻穿主要油层段,钻井显示良好而提前完钻。经过一系列欠平衡完井程序,至6月18日下入套管悬挂贯眼完井。 玉门油田开发事业部副经理张虎俊告诉记者,由于氮气欠平衡钻井没有井筒压力,因此钻头切削效率高,进尺快。邻井在志留系的平均机械钻速仅每小时0.79米,而鸭940井达到4.45米。钻井速度的提高直接减少了使用钻头的数量,还大大缩短了建井周期。同时,由于使用氮气作为循环载体,鸭940井在边出油边钻井的情况下实现了油层“零污染、零伤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该井钻进过程中,共发现3套油气层,油气层发现率为100%。其中,对该井实施的混油气举降解携砂钻进技术和裂缝油藏负压悬挂贯眼完井技术,目前在国内尚属首次。 鸭940井顺利投产,使志留系裂缝稠油油藏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为同类型油田的陆续开采提供了技术借鉴,更为玉门油田实现持续稳产、原油产量重上百万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背景链接: 玉门油田鸭940井从三开氮气钻井以来,采用了以下钻井、完井技术。 氮气欠平衡钻开低压油层技术 鸭940井油层压力偏低(压力系数0.94),利用氮气欠平衡钻开油气层,地层流体在没有液柱压力的情况下得到释放,地面显示特别明显,在钻至2726~2729米时气测值明显上升,紧接着排砂口见到原油喷出,点火成功。 混油气举降解携砂钻进技术 钻至2729米进入油层后,稠油直接进入井筒,钻进中岩屑被原油黏附并在井壁附着堆积,排砂管出口无岩屑排出,泵压升高到13~16兆帕,上提钻具有遇阻遇卡现象。经采用在氮气中混入适量柴油,降解井壁原油与岩屑形成的油饼环,氮气气举循环成功。其后稠油越出越多,则每钻20米打入2~3立方米柴油,保证了后期钻进的顺畅。 裂缝油藏负压悬挂贯眼完井技术 该井首次成功试验应用原油压井后下入筛管完井的方式,打破了以往气体钻井依靠不压井装置和套管阀下套管的被动局面,简化了完井工艺流程,也节约了钻井成本。 全过程油层保护技术 使用氮气作为循环载体实现了油层零污染。该井在完井过程中使用无水原油压井,保证下入套管时完全不伤害油层。完井后一次下入生产管柱,氮气气举诱喷后若无自喷能力可直接下杆式泵投产。钻井、完井、投产的全过程油层保护是该井实现高产的重要保证。 (来源:中油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