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步入发展大提速的长庆油田,今年上半年油气生产当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之后,生产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到7月下旬,这个油田原油日产量达到32700吨新高点,按照这个运行速度,长庆油田公司今年油气当量跨越2000万吨的目标已成定局。 从持续快速发展到跨越式发展,长庆油田依靠什么在低渗透上创造了“长庆奇迹”? 打开思路走出新天地 广袤博大的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其地下构造复杂和油气储藏先天性不足的限制,决定了在这里寻找油气的艰难和坎坷。长庆油田在这个盆地37年的勘探开发历程,思想的解放和宏观找油理论的形成,牵引长庆走出困境开拓出油气发展的新局面。 进入新世纪,长庆油气勘探接连擒获大油田、大气田,源于两个重要的思想和思路,一个是“三个重新认识”的思想,一个是“甩出去,打下去”的勘探思路。随着科技进步和宏观找油找气理论的成熟,长庆提出了“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重新认识长庆低渗透、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的“三个重新认识”。其中“重新认识我们自己”解放了长庆人的思想。 要找到大油田、大气田,勘探思路的正确非常重要。西峰油田表面沉积着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层,将震波吸收得一干二净,是地震勘探的禁区。2001年,长庆在“三个重新认识”思想的指导下,石油勘探第三次上西峰终获重大突破,发现了西峰油田。这一勘探思想的实践在天然气勘探中亦获得历史性突破,接连发现了榆林气田、乌审气田和勘明储量5336立方米的苏里格特大型气田。近10年,长庆有多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在石油勘探方面,包括在陕北形成了7亿吨级的大型复合含油区,在陇东和姬塬分别拿下了探明储量超亿吨级的西峰、姬塬油田。天然气勘探形成三级储量万亿立方米的苏里格气田和靖边、榆林、乌审旗、子洲四个千亿立方米以上储量的大气田。 姬塬地区的石油勘探历经五下六上的艰辛,随着勘探工作不断深入,尤其是在陕北、陇东勘探形成的认识和积累的经验,长庆再一次下定了重上姬塬的决心。2003年对姬塬地区第六次勘探,长庆的科技工作者重新认识资源潜力,重新认识石油成藏规律,重新认识油藏富集特征,按照“甩出去,打下去”的新思路展开勘探,以发现新探区、新领域、新层系为重点,终于迎来了曙光。拿下了三级储量3亿吨的大油田,成为长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域。 在这一思路的牵引下,2004年到2006年,长庆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和“甩开预探一块、落实评价一块、开发实验一块”的部署,共钻探井、评价井300多口,落实了3个亿吨级规模的新含油区域。在天然气勘探中,实践甩开部署拿储量规模的思路,又发现了子洲、神木两个千亿立方米气田,进一步扩大了苏里格气田。为长庆加快天然气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科技创新攻克低渗透 长庆人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成功的开发了渗透率为0.5毫达西的油藏,使长庆油气生产当量近7年平均以150—200万吨的幅度持续增长,成为中国石油油气产量增长的领跑者。 从两个例子中可看出长庆开发特低渗油气田的艰难程度。1995年,安塞油田正式投入规模开发,其平均单井产量达到1.5吨,创造了我国低渗透油田成功开发的奇迹,而此时距发现安塞油田已过了整整12年。12年里,长庆的科技人员经历一次次技术攻关、开发试验的挫折和失败,创造了国内外著名的“安塞模式”。苏里格气田从2001年发现到2006年底才投入规模开发,期间,近300名科技人员坚守在毛乌素沙漠艰苦攻关、反复试验,为科学有效开发大气田付出了无数心血。长庆油田发展的历史,就是长庆人不断挑战低渗开发极限,从而实现开发技术不断突破的历史。 长庆油田在开发低渗、特低渗油田上,走过了曲折而漫长的技术创新之路,每一次的成功都为后面更为艰巨的挑战,提供了新的认识和创新实践,西峰油田平均有效渗透率不到5毫达西,其开发难度前所未遇。而长庆在3年内就建成百万吨生产能力,同样地质条件的姬塬油田,2年就建成百万吨生产能力。 随着特低渗储量的增长,长庆油田公司确立了打造我国低渗透油气田研发中心的战略目标,把目光转移到攻克0.3毫达西油藏的更高目标上。2003年专门成立了项目组展开攻关、试验,使这一重大科技攻关试验,从西峰油田延伸到安塞、姬塬油田,近3年,围绕0.3毫达西油藏开发试验而部署的钻井超过300口,在超前注水、井网优化、提高单井产量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一重大世界性难题的突破,将为长庆乃至几十亿吨特低渗石油储量的经济开发带来广阔的前景。 多年来,油田想方设法让员工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一线员工吃工作餐不用花钱,洗澡有淋浴器,倒班点实现公寓化管理,网络延伸到基层井站,实行团体保险,各种图书杂志也被直接订到了班组,一线员工带薪休假成为制度被确定下来……这都是近几年逐步实现的。特别是近5年来,油田给一线配备和赠送的文体生活用品价值5000多万元,投入5亿多元对工业场站的安全隐患和噪音进行了治理,员工的收入和福利逐年提高。作为企业的主体,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我为祖国献石油成为全体员工的价值追求。 地处陕甘宁蒙老、少、边、穷地区,自然环境异常艰苦的长庆油田,在实践中形成了“发展长庆、回报员工、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价值观,给员工创造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环境。 荒凉的大山里,生活是极为单调的。陇东油田庆西作业区镇28井是一口边远井,这口井的值班房被用4米多高的铁架支撑在空中,就像一座吊角楼,严军和妻子王晓英,5年来就住在“吊角楼”里,以油井为伴,使镇28井这口高产井一直高效开发。“好汉坡”、“木二转”、“靖二联”,这些代表着长庆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的闪光亮点,昭示着一批又一批的长庆员工,积极投身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的火热生活。油气旺人气旺的长庆油田,在向社会贡献着宝贵的能源的同时,也创造着丰厚的精神财富,这是支撑企业大厦的基石,也是企业的活力所在。 (来源:科技日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