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发改委详解价格热点问题

发改委详解价格热点问题

      2007/7/27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8

中国阀门网】针对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房价、油价、物价等问题,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一一作出详细说明。

  房价:调控任务相当艰巨

  发改委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7.1%,房价上涨势头加快。对此,曹长庆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目前房地产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政策目标和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稳定住房价格的任务相当艰巨。

  曹长庆说,房价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善住房的供应、稳定住房的价格,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针对房价不断的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住房价格的措施,加大了对住房市场的调控力度,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这与老百姓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就房地产调控问题,曹长庆建议,政府应调整土地供应的结构,适当地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当中的比重,要着重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的供应。用地的供应直接决定了房屋的建设面积和供应量。

  此外,曹长庆还建议,要严格限制低密度、大户型的住房建设,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住房供应,也就是说要确保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的供应量。要加快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增加廉租房的供应,完善经济适用房的制度,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也就是说政府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加大这方面的支持或者建设的力度。

  油价:改革正处于两难境地

  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企的情况下,日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巨头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对成品油进行提价。就此,曹长庆昨天表示,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正处于一个两难境地。

  曹长庆说,我国去年实施了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两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今年6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突然大幅反弹,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的差距再次拉大,这就导致炼油企业成本不断加大。同时,油价过低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我国确实需要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

  “另一难在于上调成品油价格后,下游行业面临着成本提高承受能力的问题。”曹长庆说,发改委将结合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统筹考虑保证国内成品油的供应、补偿炼油企业生产成本和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来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石油价格改革,逐步理顺成品油的价格,最终实现与国际石油价格的接轨。

  电价:是否上调还需观察

  日前,五大发电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在我国部分区域启动新一轮煤电联动从而上调电价。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是否上调电价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曹长庆表示,在煤炭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于适度缓解煤价上涨对电力企业的成本压力具有积极作用。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出现了一定上涨,特别是重点合同煤价格上涨更快,但是实行市场调节的煤炭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在年初的基础上略有下降。

  “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利润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去年实行过一轮煤电价格联动以后,弥补了一部分成本开支。此外,今年电力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降低了一部分成本。因此,我们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再来考虑是否调价问题。”曹长庆表示。

  物价:下半年将稳中有升

  关于下半年物价走势问题,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下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和影响价格下降的因素并存。相对而言,可能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稍微多一点,因此下半年物价可能是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当中缓慢上涨。至于具体结果如何,曹长庆称,这将取决于秋粮的收成。

  曹长庆分析称,上半年价格上涨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快,贡献率达到了78%。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周期性,这种上涨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由于现在总体上物资供应稳定,即使是粮食,其库存也非常充裕,因此总体而言,下半年物价还有一个缓慢的上升过程,但上升幅度将取决于秋粮的收成情况。

  此外,国家将努力保持主要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稳定化肥价格,适当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防止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行业投资反弹。

(来源:证券时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