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即使这些民营油企要外卖,最终也很难实现真正的“捆绑”销售。一是定价问题,民营油企的初步意向为净资产之上大约溢价40%,但对于外资来说,却还有待商榷;二是量的问题,由于民营油企有地域、规模等区别,要把大量的民营油企放在一起捆绑也几乎不可能为之. 6月下旬,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透露,一家美国石油公司已经和国内15家民营油企签订了意向性协议,欲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些油企收入囊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民营油企打包外卖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有些人甚至断言,我国民营油企将很快从市场上消失,中国石油市场也将由此演变成国企与外资两强争霸的局面。 稍后,又有消息传出,为了在拟转让的民营加油站和拟购加油站的各路机构之间搭建交易平台,有关各方目前正在筹建中国首个加油站交易所,目前已有数十家民营油企签订了会员协议,此外还有五六家外资机构正通过该交易所,谋求洽购国内加油站。 “打包外卖”被夸大 定价问题有待商榷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近日的调查显示,目前民营石油批发企业已经由1998年全盛时期的3340家,下降到300多家,民营加油站也由5.63万家下降至4.5万家。由于没有油源,全国民营石油流通企业生存困难,80%左右的民营石油批发企业垮掉。如果此种情况继续下去,我国民营油企将很快从市场上彻底消失。其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由于没有竞争,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将更为低下,油价将不断提高,而消费者将成为最终的埋单者。 “民营油企捆绑出售给国外石油巨头实在是无奈之举,没有油源活不下去只能另找门路了。”日前,辽宁省盘锦市兴隆石化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顺杰如是告诉媒体。 而在今年5月,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写给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民营油企捆绑外卖已成燎原之势。 “这有些夸大的成份。”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秘书长崔新生表示,最新闹得沸沸扬扬的民营石油企业打包卖给外资的事情,现还在讨论阶段,即使这些民营油企要外卖,最终也很难实现真正的“捆绑”销售。他表示,原因有很多方面,一是定价问题,民营油企的初步意向为净资产之上大约溢价40%,但对于外资来说,却还有待商榷;二是量的问题,由于民营油企有地域、规模等区别,要把大量的民营油企放在一起捆绑也几乎不可能为之。 对于之前有媒体报道已经有一些著名的外资企业如BP、美孚等介入收购过程之说,崔新生表示,他在和相关人士的接触中了解到没有这样的事情,可能是一些媒体捕风捉影。对于最近有媒体报道的北京已经出现的“加油站交易所”事件,崔新生也表示,他没有听说过这个事。 垄断仅是部分原因 小企业更难抗风险 “我们商会大约有100多家民营油企,的确有一些企业不能盈利,但只是少数情况。”河北石油商会的梁开禄告诉记者,这些企业之所以不能盈利还是因为缺油。现在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国有企业几乎对原油市场进行了垄断,民营油企只能得到一部分原油,剩下的则要从炼油厂引进。炼油厂毕竟只能提供少部分的油,最终就造成了缺油、无油的状况,导致企业无法生存下去。 他透露说,这些面临倒闭的企业的确有几家正通过商会和外界洽谈,希望可以出售,但目前一切只是初步意向而已。有几家企业想要招商合作,但一直没有谈成。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有的加油站在比较偏的地方,二是合作方给的价格比较低。所以还是决定自己做下去。而对于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国企也想要收购的传言,梁开禄也予以了证实。因为之前本身就有很多民营油企和国资企业有联系合作,所以也在洽谈中。 崔新生和记者谈起民营油企的现状时表示,如今一些大规模的民营油企,尤其是上海、北京的,其实发展得都不错,盈利也很可观。而一些相对规模很小、地处偏僻的小油企,它们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差,再加上这些小油企的负责人大多是油耗子出身,本身并没有什么大智慧,企业经营管理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所以企业无法生存下去也是符合优生劣汰的市场规律的。 民营油企背后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自身的局限所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小规模地处偏僻的油企,抗风险能力差,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致使企业生存困难。其二是国家的政策限制,尽管去年12月11日商务部通过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称,从今年1月1日开始,理论上成品油批发由中石油、中石化垄断的格局将会改变。但了解石油行业的人都清楚,这种改变由于没有涉及关键的原油进口权等权利,这样的政策再多,也无助于改变垄断现实。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控制着成品的批发权和定价权。 据了解,在6月5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代表民营油企的中商石油委召开石油流通企业油源短缺问题座谈会,但这次会议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外卖”不必大惊小怪 或将获得更多油源 “民营油企打包卖给外资,那是一件好事,这是市场需求。”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表示,但若是考虑到市场的长期运行,就不得不考虑到两个问题。其一是国家的政策是不是有什么地方阻碍了民营油企的发展?其二是对于外资的思考,从理论上来说民营和外资是一样的,都是在国内没有石油资源的,但为什么外资可以发展而民营却面临倒闭的问题呢?可能是由于外资通常是大型石油公司,具有资本和经验的优势。 “入行需谨慎!”林伯强表示,石油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而中国的国有石油企业目前有一家独大的问题,尤其是零售的垄断。国营企业通常以做大为先,效率可能是第二层次的考虑,民营和外资的进入可以起到设置效率底线,推动效率改进的作用。 在入行之前,需想好可能产生的风险及问题。入行以后,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而对于一些没有原油资源的民营企业,林教授的建议是可以寻找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因为中国石油的空间是足够大的。 崔新生则表示,民营石油企业想要发展下去,不走上游是肯定不行的,惟有不断进步才是生存的良道。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也表示,可以将生产和流通分开,避免两大公司既作为惟一的生产者,又作为销售者。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营加油站负责人表示,被收购的加油站一般都是实力不够雄厚,没有油源的支持,而他们从来不担心这些问题,他透露说,即使在中石油油源最紧张的时候,他们都能确保供应。他表示,外资进入后,冲击力较大的不应该是民营企业,因为民营在进货渠道方面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像那些加盟店或直属店一样,只能进集团油厂的。因此外资的进入,只会为民营油企提供更多的油源选择。 有专家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石油进口国里,民营石油企业占主导地位,比如美国、韩国、日本,这是发展方向。反之,在石油出口国里,国企的石油公司比较多。我国是石油进口国,有理由相信,出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民营企业在我国石油业的发展应该被看好。 (来源:国际金融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