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求职谨防四陷阱 勿把个人证件作抵押

求职谨防四陷阱 勿把个人证件作抵押

      2007/7/17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00

中国阀门网】 新华网西安7月13日专电(记者杨一苗)  目前,正是一些毕业生和求职者找工作的高峰期,不少求职者找工作心切的特点被一些非法中介公司及用人单位利用,因此,在应聘时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相信招聘单位的收费理由,拒绝交付任何费用或者把个人证件作为抵押。 

  陷阱一——收介绍费未介绍工作 

  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报名费或保证金。求职者碰到那些“一间门面、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职介所要格外当心。正规的职介机构通常具备以下特征:有营业执照和招工许可证原件;明码标价;公示劳动监察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收费时出具由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服务人员持有职业资格证。 

  陷阱二——扣押劳动者身份证 

  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变相收取保证金都是违法的。用人单位只有在生产经营需要并能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法》相关规定的各项权利时,方可录用职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合法证件。 

  陷阱三——试用期满无故遭解聘 

  一些应聘者见习期满后,却被无故解聘。这就是少数企业以试用为名,招募廉价劳动力的试用陷阱。毕业生应对所应聘的企业有所了解,尽量把口头试用协议变成文字内容。同时询问一下企业里面的员工是否已经签约,如果发现周围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工,最好及早从该企业脱身,避免更长时间地落入陷阱。 

  陷阱四——擅自向劳动者收押金 

  一些企业在录用职工时擅自向劳动者收取货币、实物等作为“入厂押金”“风险金”“保证金”“培训费”等,这种做法违反国家关于劳动关系当事人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建立劳动关系的规定,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对非法收取的货币和实物,应当责令用人单位立即退还劳动者。 

(来源:新华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