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我们小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采用的地源热泵技术相当于一个‘地能空调’,在冬季能把地下的热量‘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可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而且还不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在日前的夏季房交会上,毗邻浑河的一座新建楼盘售楼员兴致勃勃地向购房者介绍说。
沈阳世博园主体建筑之一的玫瑰园(查看地图)给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留意一下导游的解说,你可能会明白这座建筑能够保证四季恒温的奥秘——借助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当地可再生的浅层地下热能来实现,这一技术使得整个世博园内没有一根用于燃烧一次性能源的烟囱。
时下的沈城,还有更多的建筑正因“地源热泵”技术而悄然改变着供热与制冷方式,并因此受到公众的青睐。
环保节能“新力量”
据介绍,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它与使用煤、气、油等常规供热制冷方式相比,具有清洁、高效、节能等诸多优势。
“老沈阳”们都记得,过去进入冬季供暖期,因为整座城市烟尘排放量巨大,雪白的口罩、浅色的外衣都会“蒙黑”。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曾经是沈阳感到困扰的两大难题,而沈阳的能源结构一直依靠煤炭,煤炭燃烧无疑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及二氧化碳等气体。
发展地源热泵,是改变沈阳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的有效途径,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拓展了新的空间。也就是说,沈阳的冬天要逐步告别以煤为绝对主体的供暖历史了。
2006年9月29日,沈阳市被正式列为全国地源热泵技术推广试点城市。“截至2007年6月30日,沈阳市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面积累计已达1213.8万平方米。”原中国环保工业协会沈阳分会副会长张崇德表示,“地源热泵在沈阳的推广速度很快,已经成为近两年沈阳最火的一项新技术。”
沈阳率先开始的供热及制冷方式的变革,无疑为全国更广阔的地区提供了鲜活的实践范例。
让政府与市场共“热”
2006年11月14日,沈阳市委大院内响起了钻井机的轰鸣声,市委西配楼地源热泵改造工程的正式开工,标志着沈阳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四大机关率先体验“地热”之旅的全面启动。
从社会自发到政府引导,政府机关职能部门率先垂范为沈阳地源热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市政府出台的《沈阳市地源热泵系统建设管理办法》以政府令的形式下发,保证了地源热泵系统建设、运行有章可依。
[Page]
与此同时,市区二级地源热泵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沈阳市地源热泵专家组、沈阳市地源热泵协会的相继建立,进一步为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并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实现了优胜劣汰。
目前,沈阳市地源热泵设备市场价格已平均降低20-30%。以建设中档水平地源热泵系统为例,其市场价格已由2006年9月前的180元/平方米,下降到目前的120-130元/平方米。
预计到今年10月31日本采暖期来临之际,全市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面积将达到1800万平方米,届时可实现本采暖期节约标准煤31.8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4.0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0.64万吨、减少排放烟尘0.48万吨,减少排放灰渣8.29万吨。
预计到2010年,全市可实现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面积6500万平方米,每个采暖期节约标准煤126.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5.7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5万吨、减少排放烟尘1.9万吨、减少排放灰渣32.9万吨。
地源热泵技术,在沈阳实践着一场旷日持久的能源革命。
(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