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已有10年建厂历史,承担向北京、西安等15个大中城市供气重任的长庆油田采气一厂,天然气产量实现了由不足1亿立方米到50多亿立方米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工业事故、人身伤亡两个指标连续10年为零。一个高危行业的天然气开采企业,是怎样实现安全生产的呢? “控制管理打造了安全生产的‘定盘星’,只要生产过程全面受控,就能实现安全的本质化。”6月5日,记者来到这个厂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物的控制,安全生产的根基 采气一厂管理区域横跨陕西、内蒙古两省区的13个县市,管辖气井779口,集气站85座,有3座处理能力为71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净化厂,天然气采集输管线总长达3500多公里。采气一厂把保证生产设备的完好健康作为搞好本质安全的重中之重,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通过采取ABC分类管理、安全风险的预警管理、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盯点管理、安全附件的网络化管理、违章行为预控管理、设备维修更换上的提前半步管理等多种先进管理方法,给所有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加了“阀”上了“锁”。 抓安全,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设备受控是实现本质安全的根本保证,设备管理不能过分顾及一时的得失,设备没有100%的完好系数,安全生产就没有100%的把握。 为了保证设备安全,采气一厂加大源头控制力度,增加设备的前期投入,为关键设备配备了安全保护装置。对准备使用的阀门、管线严格进行试压;对在用阀门、管线、容器抽样,进行破坏性试验评估,对评估达不到百分之百安全的设备或部件立即更换;对气区维修检验周期本来为20年的输气管线,维修检验周期也提前到了10年;生产锅炉的检验周期由两年调整为1年,一二级压力容器检验周期由6年调整为3年。按照有关规定,特种设备检验为5级的就要停止使用。去年,这个厂对482台特种设备进行了提前检验,发现个别安全级别为4级的特种设备存在隐患,虽然当时正值供气高峰阶段,这些设备可以采取措施监护运行,但为了彻底消除隐患,这个厂还是更换了7台检验级别为4级的设备。 “提前介入设备管理维护,斩断了设备在安全临界线或带病作业的后路,我们提前投入一些精力或花一点钱都是值得的。”该厂副厂长王心敏肯定地说。 人的控制,安全生产的核心 人在管理工作中起决定因素,安全工作更不例外。制度管理在这里成为一道硬杠杠。员工工作服穿戴不整齐,操作工具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受罚;漏填一项工作记录,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一个“无效工作日”。 记者在作业一区的一份“作业票”上看到,该区实施的检修作业从工作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时间、操作人、现场监护人、检修负责人、验收结果等一一记录在案,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人确认签字。 任何时候都严格执行制度,是这个厂的“铁律”。对一般员工如此,对领导干部也一样。着眼于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本着对员工及员工家庭高度负责的态度,这个厂对各级管理人员严格要求。只要是各类管理体系、制度中明确规定的,必须严格执行。谁违反规定就处理谁,未造成事故的按事故处理,逾越关键程序的就地停职。 过程控制,安全生产的保证 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受设备、人、材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运行过程中的控制状况如何也同样至关重要。过程控制涉及每一项工作计划的制订、方案的实施、总结验收等过程。“管理成体系、事事有监督、时时受监控、人人有责任”,不仅是采气一厂长期形成的管理理念,而且成为过程控制中的有力武器。近几年,这个厂先后完善建立了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和层层分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这三大体系成为各类事故隐患和违章现象的“克星”。 如果说,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建起了牢固的保护屏障,那么采气一厂在安全生产中的全方位监督和24小时监控,则是让“管理无漏洞”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新的工程开工前,监督人员必须先行一步;参加气田建设的施工队伍,必须经过严格的岗位资质认证才能介入;就是对设备进行一项简单的保养,也必须有监护人全程跟踪,并做好记录。 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气田的安全控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利用SCADA自控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IT技术,采气一厂在气区实现了自动预警、远程实时多级监控和紧急情况下的故障快速截断。新技术成为气田员工的“顺风耳”和“千里眼”,气区生产故障的发现率、处理时效、处理质量比原来有成倍的提高。 “谁上岗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记录谁负责”及“不按程序检查不算检查、检查不彻底不算检查、检查出问题不整改不算检查、检查没有记录不算检查”的规定,将企业安全和员工的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利益整体。 几年来,采气一厂连获长庆油田公司HSE先进集体、陕西省绿色文明示范企业、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石油报 )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