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透过人才市场解读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

透过人才市场解读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

      2007/6/6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29

中国阀门网】  择业,是选择职业,择业观,则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刚刚离开大学校门,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制度从计划走向市场,从统包统配转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至今已走过了22年。而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我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笔者近期走访了京城各人才中介机构举办的不定期大中型人才招聘会现场,与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交谈,透过人才市场解读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看到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籍贯、不同性别的毕业生,有着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择业观。 

  不同大学的大学生 

  择业观念各不相同 

  名牌大学的大学生,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是进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外企及垄断行业,由于这些单位收入高、地位高而使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情有独钟。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总有一种优越感,在人才市场择业时往往期望值比较高。 

  普通大学的大学生,选择工作单位和岗位时,对省会城市、直辖市、沿海城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国企会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进这些城市和单位因机会多、前景好、空间大、经济发展快等而被普通大学的大学生一厢情愿地热恋着。他们认为这些地区、城市和单位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三类大学的大学生选择职业时,则看中的是工作岗位的相对稳定,单位经济效益较好,个人能有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他们在择业时比较实际,因为他们在刚跨进大学校门时,老师就给他们讲,我们不是名牌大学,我们需要加倍地去努力学到真本事,将来就业好有个好的选择,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所毕业的院校没有什么名气,单位能够接收自己,暂时能找个岗位先干着就行了。非名校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择业时,往往显得底气不足,自信心不强。 

  在2007年北京春季人才大市场上,举办方为了让大学生们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节省时间,取得好的洽谈效果,将人才大市场划分为外企招聘馆、高新技术企业招聘馆、综合招聘馆,并在招聘会刊上详细标明了各馆招聘单位的招聘职位,这一举措使得不同院校的大学生们很理性地去找适合自己的场馆和单位。名牌大学的大学生直奔外企招聘馆、高新技术企业招聘馆,而非名校的大学生直奔综合招聘馆的较多。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 

  其择业观也不一样 

  从人才市场供需信息的反馈情况看,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讯与信息系统、建筑工程、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生态环境等专业,由于市场需求热,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择业时,择业期望值相对较高;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够热,择业相对困难的专业,这些大学生在人才市场择业时,期望值相对较低。 

  不同籍贯的大学生 

  择业观也各有差异 

  北方籍的大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的是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就职。他们觉得这些单位对于自己今后仕途发展会有好处,他们渴望在这些单位干上个三年五载就能弄上个科长、处长的官当当,这样一方面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好给生他养他的那片热土上的父老乡亲有个交待。因为北方人的官本位思想是非常严重的,在他们的思想深处,长期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唯有当官好”的传统封建观念的影响。其次这些大学生才考虑经济收入。 

  南方籍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与北方籍的大学生截然不同,由于南方人普遍从商意识较强,受南方经济发展和南方人所固有的从商观念的影响,他们在选择工作单位和岗位时,重视的首要因素不是单位性质,所有制成分,而是单位的发展前景如何,经济效益如何,个人福利和收入如何,是否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南方籍大学生要的是自己奋斗几年后,能够使自己的腰包早日鼓起来,以证明南方大学生从商的聪明才智。 

  城市籍的大学生,在选择单位和岗位时,考虑的是要去那些单位有点名气,职位稍微体面一些,办公环境较佳,福利待遇较好的单位和部门才最为称心。因为城市籍的大学生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家中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经济来源,即使暂时找不到工作,也无大碍,因而,城市籍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择业时,相对来讲比较挑剔。 

  农村籍的大学生,在选择岗位职业时,重点考虑的是单位的经济效益,个人的收入水平,至于是否是机关事业单位,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他们考虑不多,他们更多考虑是首先怎样养活自己,怎么挣钱能把四年大学所贷的款,所欠的学费早日还上,怎么挣钱解决自己衣食住行问题,怎样想法去多挣点钱来回报家人对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物质支持和付出。其次才考虑个人今后的发展问题。因为农村籍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家境是比较困难的,他们的学费,生活费,除了自己勤工俭学的补贴外,绝大部分是靠家人支撑的,他们坦然,我们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没生个好地方。这些毕业生在人才市场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收入,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先挣到钱,才能考虑其他问题,他们清楚,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靠自己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取果实。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 

  择业观也不尽相同 

  男性大学生的择业观,所重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样的单位和部门才能有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发挥自己的作用,使自己能有用武之地,什么样的单位和部门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他们在人才市场择业时,自信心较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用人单位能否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梦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干成一番事业,来回报社会,学校和家人。 

  女性大学生的择业观,首当其冲考虑的是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是否稳定、轻松,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甚至离家远近等因素都要考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她们要考虑事业和家庭的双重任务,要考虑女性在社会、在家庭的多重角色,要考虑女性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等。所以,她们在人才市场择业时,对岗位的选择往往比较慎重。 

  透过人才市场解读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打算。有的在一味追求公务员岗位,有的执着要进垄断行业,有的一个心思想出境就业,有的对外企锲而不舍,有的想自主创业,有的把当“工人”作为人生和事业发展的起点,有的把投身西部建设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有的甘愿当“村官”,有的愿意投身到家乡的土地开垦上。 

  就人才市场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正从理想回到现实,择业观念日趋理性化。大学生们在选择职业时所考虑的因素普遍是:是否有利于施展个人才华、行业发展前景怎样、单位的经济效益如何、个人特长、兴趣爱好是否能得到发挥等。具体讲,重视因素主要是:经济收入、工资福利、报酬、物质待遇、工作环境、氛围、自我价值的实现、单位发展前景、晋升机会、培训机会、发展机遇、发展空间、兴趣特长的发挥、社会地位、工作类型、工作地点、专业对口、企业文化等。总的看,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是重机遇、重发展、重待遇、重财富。于是,笔者听到社会上有些人在感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与20世纪50~6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缺乏自我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与20世纪70~8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缺乏理想主义激情和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热情。与此同时,笔者听到有些人也在说,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选择职业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笔者认为,人生有很多选择,职业的选择也是如此,当代大学生,无论选择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只要是“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都是无可厚非的。 

  从人才市场需求看,从社会发展的走向看,从时代的需要看,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因此,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继续保持在大学时代学习的好习惯、好态度、好学风、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二是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 

  三是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和才华。

(来源:摘自北京人才市场)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