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记者5月12日从有关部门获悉,继去年首发人才“白皮书”后,成都市人事局再次发布了《2006年成都市人才资源状况报告》和《2007年成都市六大主导产业人才开发目录》,盘点了目前的人才“仓储”总量,并对今年全市六大主导企业急需人才进行了预报;同时,发布了《成都市鼓励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据悉,成都市本级和区(市)县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今年计划引进各类人才4万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3000余名。 人才储备方面,《2006年成都市人才资源状况报告》盘点显示,截至2006年底,成都市共有各类人才137.41万人,比上年增长了7.42%,实现连续三年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人才的聚集效应正在逐渐凸显——2006年全市人才引进数大于流出数,引进数与流出数之比为2.3:1,在2005年2.2:1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在137余万的人才总量中,专业技术人才最多,有53.25万人,其次分别为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而党政人才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最高,占53.97%。数据显示,2006年,成都市具有高级专技职称的人才总量增加0.27万人,增幅高达10.35%;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增加0.97万人,增幅79.51%;具有本科学历的增加7.8万人,增幅34.09%。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减少3.36万人,减幅4.4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增加6.06万人,增幅高达103.59%。 人才需求方面,六大主导产业有: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航空航天)、食品(含烟草)、医药、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共有415家单位、1724个岗位(高级岗位649个,中级岗位1075个)渴求人才,所需人数达到8906名(高级岗位1924名,中级岗位6982名)。涉及10个学科202个专业,其中排前10位的专业有:药物化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市场学、机械学、机械制造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设计、电子技术、畜牧学、食品科学技术基础学。最紧缺的前10个岗位分别是:起勉工、排邦工、机车工、底工、软件工程师、营销员、营销管理员、片区经理、软件测试工程师、营销经理。 从行业类别上看,机械(含汽车、航空航天)行业最缺人才位居第一,521个岗位紧缺人才数量达到2645人(经营管理186名,技术研发801名,生产技能1391名,市场营销267名)。其次分别是食品(含烟草)行业岗位212个,所需人数1744名;电子信息行业岗位433个,所需人数1724名;石油化工行业岗位219个,所需人数1389名;医药行业岗位184个,所需人数872名;冶金建材行业岗位155个,所需人数532名。详细内容,可登录市人事局网站查看。 今年,成都将选择15-20个市属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设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吸纳600名以上毕业生到就业基地实习,每月给予500元生活补贴。据悉,到去年年底已有2119名大学生到村和社区服务,覆盖64%的村和社区。到今年7月底,还将有1361名大学生服务村和社区,到时成都将实现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同时,在成都三圈层还将提供100个特色教师岗位。 ![]() (来源:工人日报)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