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大庆油田:细节安全,撑起企业“保护伞”

大庆油田:细节安全,撑起企业“保护伞”

      2007/5/9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42

中国阀门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安全基础工作,就相当于抓住了安全生产的根本,这是一个企业确保安全的基本砝码,更是稳步发展,构建人企和谐、社企和谐的本质要求。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大庆油田公司各基层单位不断总结好的做法、经验,完善基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使公司的安全“底气”越来越足,健康发展的步伐越迈越坚实。

  北十五联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联合站,继承和发扬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传统精神,创新提炼了“今天永远是起点”的现代管理文化,油田公司“金牌站、管理样板站、环境保护绿色站库”等荣誉记载着她的不凡。  

  在这里,岗位责任制得到了高度且深入的落实。 

  脱水岗员工唐意新来到北十五联近10年了,岗位责任制带给她的最深感触就是安全操作比以前更细化、更严格了。“现在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我们立刻按照预案要求操作,主岗、二岗、三岗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像以前,一出事既喊班长又喊队长的。”唐意新说。 

  同样的工作周而复始,支撑他们永远这么高标准、严要求,成就他们多年来连续安全平稳生产的,不是岗位责任制的硬性落实,而是岗位责任意识的深入人心。  

  这里的员工都熟知并遵循“3不放过,4不下班”理念,即参数变化异常不放过、设备声响异常不放过、指标波动异常不放过;工作没完成不下班、质量不达标不下班、交班不清楚不下班、隐患未处理不下班。

  机泵一旦出现毛病,初期就会产生一种异常的声响,这种声响“理所当然”地被埋没在机泵运行的巨大轰鸣声中。于是,北十五联的员工们就细心地拿一个螺丝刀当听诊器,为机泵“诊断”。 

  一次,锅炉的水箱水位忽然下降很快,补水泵所打的水量来不及补充。得知这一情况后,已经坐上班车的员工们立刻从车上下来,奔赴各自的岗位查找原因,最后,在污水岗找到了“元凶”,及时消除了隐患。 

  2005年3月份的特大暴风雪,使北十五联放水岗双测停电,3000立方米污水罐面临着冒罐危险。所有的干部、党员纷纷从东湖、让胡路、东风新村打车赶到现场,经过6个多小时的坚守,避免了事故发生。 

  万次操作无失误,北十五联实现了员工无违章、班组无隐患、全站无事故的安全生产纪录。 

  油库是国家一级要害单位,素有“火山口”之称,西油库不仅坐落在西宾居民区内,还有两个栈桥、5座供热21万平方米的锅炉房,安全隐患特别大。 

  “安全基础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在日常管理上,必须加大这项工作的力度,保证每一项安全指标都绝对‘过得硬’,不能有一分一毫‘过得去’。”西油库生产副主任张海涛说。

  制度是基础管理的重要“依据”。除了分公司制定的安全制度外,西油库自己也制定了《储油罐运行管理规定》、《汽车装车厂装车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并分大队、小队、班组逐级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2004年起,西油库连续3年组织岗位大练兵,通过考试奖惩优劣,一个企业,创效益、抓管理、塑文化,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具有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不是从悲剧中总结教训,而是用高度的使命和沉淀的智慧去打造平安。 

  安全不再是一项工作,而成为一项事业。 

  说起安全,人们有过很多种比喻。有人把它比作一座钟,时时敲响,防患于未然;有人把它比作一根弦,永远紧绷,筑起坚固大堤;有人把它比作一颗定心丸,吃下去后才能放心安心;有人把它比作一簇花,运作管理之上,散发文化芳香…… 

  如果把安全比作一棵树,对于企业而言,它生于斯,长于斯,永伴于斯,它以结实、沉稳的力量庇佑着精心哺育它的土壤和悉心浇灌它的人们。同时,还每月演练一次预案,长此下来,一旦隐患来袭,员工操作起来就得心应手。  

  2006年,西油库开展了安全隐患治理台账,将安全隐患更加细化。比如,锅炉油线泄漏、阀门渗漏,归基层小队处理;顽固性隐患由大队研究处理;如果大队处理不了,马上上报分公司,并设立应急预案,演练操作。  

  装油队的员工都牢记“两边慢,中间快”的口诀,就是在装车过程中,开始速度不能快,以免冲击后静电起火花;最后也不能快,以免冒顶。  

  动力队负责锅炉管理,他们每两个小时就得冲洗一次水位计,避免“假水位”导致干锅、爆炸。 

  每天,集输队输油班的员工们都要不辞辛劳地多次爬上17米高的储罐顶,检查附件是否正常运行。 

  这些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已经沉淀为一种必须品,与员工形影相随。 

  50多岁的张德贵老师傅是离退休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丰富,他被西油库聘请当上了安全监督员,每天负责盯施工现场,查找安全隐患。  

  建库46年来,西油库的安全生产没出过一点儿问题,还获得了集团公司无泄漏样板站、油田公司绿色站库等荣誉称号,如今,已经安全生产16000多天了。

  “镜头”捕捉:采油七厂的安全“保护伞”  QHSE管理体系是一种采取有效防范手段和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可能引起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它是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2001年,采油七厂成为油田公司QHSE管理体系试点单位之一,如何更好地运行该体系,将安全隐患“拒之门外”,成为决策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无论何种体系,都必须在权责明确的清晰框架下才能运行顺畅。《第七采油厂QHSE工作职责汇编》中,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分工”。机关各部室“派”出一名副主任主抓体系运行;各个基层单位成立了管理体系运行领导小组;全厂配备了65名负责本单位QHSE管理体系的专职安全员。于是,一个带有QHSE标志的“门派”成立了。 

  QHSE管理体系毕竟是新事物,人们需要一个了解熟知的过程。在采油七厂各个要害场所都建立了QHSE宣教室,岗位员工非常方便地掌握到应该注意哪些风险,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为了检验质量,采油七厂还在2006年举办了QHSE知识竞赛。  

  他们还专门成立“反三违”检查小组、安全督察组,对全厂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加强对生产现场的规范管理。 

  体系运行后,采油七厂的防范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仅2006年,这个厂就组织开展特种设备、消防、交通等各类专项检查25次,全面检查16次。同时,他们还投入5800余万元资金,立项20项,整改老区改造、生产维修等隐患项目,确保了要害岗位的安全生产。  

  现场风险最多、作业安全系数最小、安全管理难度最大的作业大队,在全面开展QHSE管理体系运行后,加强现场监督管理,规范员工行为。如今,他们已经连续几年安全事故为零,为生产营造了好环境。  

  历次审核中,采油七厂的QHSE管理体系都得到股份公司、油田公司专家的高度认可。2006年,该厂获得了油田公司“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金牌三连冠。

(来源:大庆油田报)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