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港报称台海局势回到原状 陈水扁被遗弃已露端倪

港报称台海局势回到原状 陈水扁被遗弃已露端倪

      2006/2/14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53

中国阀门网台报:大陆掌握两岸交手主动权 不随陈水扁起舞

  美国打阿扁一耳光:台事务由两岸人民共同决定

  新华网专稿:春节后的台海局势围绕着陈水扁的春节讲话发生了若干相互关联的发展变化:美国对陈水扁有关废止“国统会”及“国统”纲领、以“台湾”名义参与联合国的持续反应,声色俱厉,不 留情面,前所未见;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除了继续重申“胡四点”外,将有关讲话定性为“推翻他自己做出的‘四不一没有’承诺”,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宪政改造”的核心目的是“力图通过宪改实现台湾法理台独”。

      中美双方在维护台海现状的问题上表现得相当“默契”,所有这些已促使台海局势重新回到了“维持现状”的原点

  香港《信报》2月10日刊登一篇署名文章回顾了近一个多月来的事态变化,文章题为《中美维护台海现状的默契与实践》,要点如下

  回归“维持现状”

  最新的发展是,无论台湾如何打圆场和作出各种解释,美国的回应立场毫无松动,且有逐步加码之势。

  2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专门召开跨部会会议,决定在顾及陈水扁“尊严”及“台湾重申各项承诺”等原则下,早日了结这场风波。如果台湾不能重申承诺,美方不排除由布什总统出面,在胡锦涛4月到访时公开批扁。

  大陆国台办强调指出,大陆“不会因为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蓄意挑衅,而改变对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凡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虽然姿态很高,但只是庄严的承诺和原则性的宣示,其中的四个“凡是”,就是庄严承诺的具体体现,比起美国人的步步进逼、咄咄逼人,大陆更显含蓄、节制。

  再就是台湾朝野和社会舆论的后续反应。陈水扁已降低身段和语气,只将话语对象指向大陆台商和马英九,诸如呼吁台商效法徽商和晋商,处理大我和小我关系,将马英九的“终极统一论”视为新箭靶。而马英九也不得不修正自己的“终极统一论”, 在《亚洲华尔街日报》刊文,主张台湾建立“新的典范”,以全新方式看待自己与别人,强调“国民党现在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统一或独立都不太可能,我们应该维持现状!”

  无论是美国以及大陆、亦或陈水扁政府的危机管控话语、马英九的修正背书,所有的钟摆都重新回到了“维持现状”的原点。

  中美共同战略需求

  在整个危机管控过程中,人们注意到了美国方面的主动积极态势。据媒体披露,2004年11月布什总统当选连任后,白宫曾举行内部会议,确定同北京在未来执行“共同管理台海危机”之政策,意即确保维持台海现状,避免出现军事冲突。

  2005年9月,中国领导人访联合国时,中美已达成处理台海问题的最高共识——“不独就不武”之原则。可以确信,“不战”或“遏独”已成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最新共识。陈水扁的“三个诉求”及各方反应是对过往有关中美共同维护台海和平和稳定传闻的一次证实,也是一次危机管控能力和成效的检视。

  相关事态的后续看点是:陈水扁是否会按照美国方面的要求,在适当场合“回收” “废统论”或重申“四不一没有”?如果陈水扁拒绝美国人的要求,依然顾左右而言他,则4月胡锦涛访美时,布什总统是否会公开修理陈水扁?修理的程度会怎样?

  中美之所以出现共同管制危机的现象,关键在于两个主要因素:

  一是美国战略重心的阶段性变化

  美国已经两次出面制止陈水扁的政治冒险试探,第一次是在2003年出现“公投论”之后,第二次是在今年提出“废统论”之后。美国的战略重点,前者在于反恐及伊拉克战争,后者则适逢朝鲜核问题及旋踵而至的伊朗核危机,中东地区局势也因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选举再度紧绷。在这些重大战略问题上,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斡旋乃至共同参与。台湾问题既然是北京孜孜以求的核心利益,美国就很难在现阶段刻意刺激或鼓励台湾当局挑战北京的政策红线和容忍底线。

  二是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思维转变

  台湾学者观察的结论是,美国对“胡四点”所展现的新意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对“法理台独”的界定,认定北京对台政策系以“维持现状”为优先考量,符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尽管各自对“维持现状”的解读或有不同,但不希望破坏现状, 尤其是不希望因为极端“台独”诉求的铤而走险破坏台海稳定的现状,却是中美两国共同体认的前提。既然维持现状符合现阶段中美两国的战略利益,那么任何刻意刺激和挑 战上述战略利益的举措,必然会遭到强有力的喝止。

  测试中美默契

  有人说陈水扁的“废统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这其实是一种误读。陈水扁当局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目的在于测试中美双方的战略默契和危机管控的配合度。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未来两年围绕两岸关系问题的游戏规则的最后确定,大致上已有新的框架和方向。

  美国这次主动的危机处理或许让外界感到意外,但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北京从容不迫的态度及这次危机处理的节奏和章法。中美两国在共同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之上的初试啼声,让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中美两国在遏止陈水扁的政治冒险和维持台海现状上是存有战略默契的,也应有某种形式的对话通报机制。

  人们还可以敏感地意识到,在美国人心中,陈水扁的政治利用或借用价值已出现 被“遗弃”的端倪。在充分肯定大陆在维持台海局势和平与稳定问题上,所采取的务实面对以及灵活应对的同时,我们也预感到,北京在实践“对外寻求和平,对内寻求和谐,对台寻求和解”的和平发展大战略的过程中,已迈出了让外界耳目一新的步伐。

  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和起步,因此获得的积极成效将进一步说服和制止可能的形形色色的干扰。两岸关系互动或将因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性拐点。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台海局势 陈水扁 两岸关系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