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受国家宏观经济拉动,浙江省永嘉县的泵阀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不过据永嘉县泵阀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从统计数字上看,虽然2006年永嘉县的泵阀产业依然保持了25%的增长速度,但与前几年65%的增长速度相比,其发展步伐已开始放慢。”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永嘉县泵阀产业的发展速度放慢?如何才能破解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呢?就此记者采访了永嘉县泵阀协会及几家企业的负责人。
面临发展桎梏
永嘉县泵阀协会会长、宣达实业集团董事长叶际宣对记者说:“泵阀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大的工程项目拉动。目前电力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状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把研发重点放在核电阀门上,一些大的工程项目陆续完工,导致泵阀产业增速趋缓。”
在伯特利阀门集团董事长黄胜丰看来,原材料涨价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又一个瓶颈。现在,阀门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许多企业宁可不接单,也绝不会为了抢占市场而去做那些赔本的买卖。据统计,从2006年10月到今年3月,仅不锈钢的增幅就高达32%。
“十五”期间,全国的泵阀企业快速发展,企业不断扩大产能,社会资源调配已经到了极限。“拿着钱,买不到地是令企业最头疼的事,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良精集团董事长余胜者如是说。
“的确如此,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超达阀门集团董事长王汉洲深有感触地说。受土地资源的制约,有的泵阀企业为了发展,纷纷向周边地区转移。一些以生产泵为主的企业基本上都搬到了上海,而一些生产阀门的企业则迁到江苏、安徽等地,带动了这两个地区阀门产业群的发展,对永嘉的泵阀产业形成了强大冲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土地资源紧缺、原材料涨价等问题对中小型企业冲击尤为显著;而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才紧缺,尤其缺乏那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此外,铸件、锻件质量不过关,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也是那些大企业集团最头疼的问题。
[Page]
重组步伐加快
面对这些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些大的企业集团正在积极寻找出路。
余胜者建议,在周边地区建设一个大的标准化厂房,把生产阀门品种相同的企业都集中起来作大企业集团的协作厂,这样既可避免本地区企业间的竞争,淘汰一些落后的小企业,实现行业的有序发展,同时缓解土地紧缺的状况。事实上,一些中小型企业已经开始向几个大的集团靠拢,作他们的协作厂。
据了解,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泵阀及协作企业多达1300多家。“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群,确实到了该整合的时候了,否则永嘉地区的泵阀产业将无法做大,也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叶际宣说,“重组后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阀门产能提高,管理也上一个台阶;二是企业间不再互相挖人才,人才短缺的问题得到缓解;三是产业集中度更高,有助于推动整个泵阀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黄胜丰表示,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OEM管理模式,伯特利已经具备了管理好协作厂、控制协作厂产品质量的能力。据介绍,从2005年开始,伯特利就与各大专院校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预计在今后的两三年内,该集团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很大提高。
王汉洲说:“如果政府能够想办法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延伸产业链,建造几个大型的铸造基地,这将会对永嘉地区泵阀产业的持续发展有好处,同时也给大企业集团解决了铸件问题。”在采访中,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行业重组后,他们把重点放在品牌建设、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上,最终的目标是让中国的泵阀之乡走向世界。
据了解,现在永嘉县的泵阀产品已经占据了全国泵阀产业的半壁江山,如果他们的设想都能够实现,用不了三五年的时间,在永嘉地区至少出现5~10个知名品牌,以及几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它们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加速中国泵阀行业的洗牌。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