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2007届毕业生新的一轮求职大战拉开,有调查显示,近些年,有超七成的求职者曾遭遇过就业歧视。在众多求职者的抱怨声中,这些关于就业歧视的话题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日前,记者走访了一些招聘会,收集了目前就业市场上最常见的几类歧视“样本”,并就其中缘由与当事人和相关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进行了探究。 主流歧视 性别歧视“女员工职位随孩子一起降” 小何是北京某高校的大四女生,从去年10月以来,她就一直奔波于各类人才招聘会,经历了求职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很多单位明确说只要男生”,小何气愤地说,“我不明白许多单位招文员为什么也不考虑女生,一些机关单位居然宣称招公务员也只限男性。” 事实上,更多单位不把性别要求摆在明面上,而是在淘汰竞争者的过程中首先推女生出局。就连已经就业的女性也仍然受到“限制”。林女士是北京某广告公司的经理,不久前刚歇完产假上班,单位就通知她已经降职为普通职工了。 招聘单位解释: 女职工多的企业成本高 关于“男性优先”这一标准,一家私企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是这样解释的:“对我们这些小企业来说,招个女职员过不了两三年,她就得怀孕歇产假,解聘吧,违反《劳动法》;养着吧,对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按法律用工单位还要提供工资。此外有孩子的女职工肯定会在照顾孩子以及家庭方面投入比男职工更多的精力,如果从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企业效益的角度来讲,用女职工多的企业就比用男职工多的企业付出的成本高,所以现在我们干脆不招女的。” 当事人回应: 企业是在逃避《劳动法》 林女士认为,自己刚刚上班,单位还没对她的工作进行考评就给自己降级,这根本就是主观臆断,也是变相逼迫休产假的女职工辞职。“这样既解雇了女职工,又没有违反《劳动法》。妇女要生育,企业都因此排斥女性,那人类繁衍后代的责任谁来承担呢?”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