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招聘试用期背后藏“猫腻”

招聘试用期背后藏“猫腻”

      2007/3/15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26

中国阀门网

  近来劳动部门发现,部分企业总称招不到合适员工,但在常年招聘背后,这些企业却不断用新员工取代即将转正的老员工,“试用期”变成了一些企业从新人身上揩油的手段。劳动职介部门发出求职警示,当心“试用期”陷阱。

  市民吴先生日前致电本报,其应聘某公司驾驶员岗位,单位承诺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月薪为800元,转正后为1800元。吴先生被录用后发现,该单位仍在进行驾驶员岗位招聘。当他按约定即将做满3个月时,接到了单位的辞退通知,理由是招到了更合适的人。失业后的吴先生在查找新的招聘信息时发现,该单位仍在招聘汽车驾驶员。

  职介专家表示,一些用人单位变着法子延长招聘信息有效期,归根到底是为了打求职者“试用期”的小算盘,用新招的人代替欲到期者,如此循环往复。

  据了解,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双方协商约定的考察期限。“试用”是双向的,用人单位“试”求职者,求职者也“试”用人单位。但由于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整体就业形势趋紧,找工作成了难事,这也致使试用期成了用人单位的“专利”。少数企业甚至把试用期设置成敲诈求职者的陷阱。

  市公共职介专家表示,这种陷阱多发生在小企业。求职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在试用期内随意辞退求职者,求职者遭遇无理开除,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求助或举报。


(来源:互联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