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会,80后已经是舞台上的主角,知识类别、结构、范围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新的行业层出不穷,人才需求也是日益扩大,很多机会、财富都给年轻人打开了大门,社会需要成长迅速的年轻人、社会同时也给于了年轻人许多前所未有的机会。可是当咱们渴望高薪、渴望升职、渴望被他人承认的时候,对于工作,你真的懂吗?
工作最起码得有意义,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事情做得再多,功劳没有了,苦劳也没有了,剩下来的疲劳别人也看不入眼了!凡事去做之前都要想清楚,考虑做事的目的是什么?计划有没有?针对的对象有没有明确的了解?有没有评估过自己的能力?完成的机率是多少?这些都是可以保障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些要素,其实他们并不复杂,只要把这些问题变成你思维的方式,加上坚持不断的重复,那么你就会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工作的态度,铸就良好的职业习惯。这也是现在日益提倡的对职业精神打造的过程。“职业”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行动方式、精神方式的代言词,职场上我们经常对那些工作认真高效的人评价说“某某很职业呀”。
对于经验,我是这么看的:即使经验再丰富,对事情可能更多地去预料,但是至少由于没有足够的精力去100%了解事情的任何方面,所以事情肯定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一定要懂得及时判断调整,审时度势,而不要守株待兔——死等!!!有一次,我问一个同事,你觉得最缺的是什么?他说:“我觉得还是经验不够吧!”我说:“除了经验,那其他方面呢?需要什么帮助吗?”他说:“其他的我都知道了,还是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经验……”我顿时无语!
在工作上我们的确不能忽视这样一种现象,有工作经验的人很多事情做起来轻车熟路。但是年轻人有没有想过,经验是怎么来的?是积累,是有一个过程。那没有经验就必然失败吗?不是,经验少或没有经验,会多走一些弯路,多一些成本。笨鸟先飞,我们可以付出多一份努力,来减少这个成本就好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踏实地、孜孜不倦的去做、去学。行万里路胜过多万卷书。行胜于言!
如果工作明明出了问题都不知觉,那只能说是你太笨了,太马虎了,或者确实没有经验或者习惯太重,完全麻木而不知觉。这些都可以通过不断努力得到改善的,但绝不是你不去行动的借口。
怎么叫做没经验,怎么叫做不稳重,有一种情况就是做事欠考虑,不问青红皂白,两眼一抹黑,一头扎进鸡笼子里就去做,听起来很荒谬,却在每个人身上常常发现,做公司的人自己赔得惨痛,在公司做事的人会把公司赔得亏损。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看菜吃饭”,在公司里这样的人一般是老好人,说话大声,做事小声。这类人总在等别人的行动,研究工作的风险,寻找做事的捷径,估算人际关系的微妙利益。这样的“圆滑”的人不但老板不喜欢、同事也是避而远之的。做什么事情都精于算计得失的人,只会看到眼前的“失去”,看不到自己曾经和将来的“得到”。最后算计的只是自己,你想,老板交给你的事情不能第一时间做好,还要讨价还价,拖三阻四,不PK掉你,PK掉谁呢……
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哪一个重要?其实两个都重要,一个是战略层面,要做正确的事;在战术层面,要对具体的事情采用正确的方法。不太理解很多培训讲师总是想从中间提取出哪个更重要。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对于年轻人,两者缺一不可。找到方向做对自己职业生涯有帮助的事情。
那什么叫做让人正确的去做事?关键在于要让当事双方都能明白到底这件事的意义、成本与收益有多少,还有多要努力想,不想就做,再正确的事都可能做成错的!
关于工作还有很多的感受,年轻人要不唯书、不唯上,要懂得年轻就是最大优势,没有经验积累经验,没有资源找资源。一定不要因为年轻就给自己钉在幼稚、轻浮、无知的十字架上。创新,也是在没有人走得路上走出一条路!年轻,不是失败的借口也不是骄傲的资本。年轻,是让我们幸运的从长者身上看到了人生中的陷阱。年轻,我们就应该学会成功!正确的看待这些,你会发现世界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