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吐哈指挥部油气合作开发公司玉东稠油工区一线员工围绕生产想计出招,坚持开展小革新,通过优化生产参数、增减阀门、改进流程这些“金点子”换回“金效益”,年创效2093万余元。2月11日,他们又一项小革新完成室内试验,即将投入现场应用。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油气合作开发公司玉东稠油工区负责玉东4、玉东202区块稠油生产管理工作。这里稠油埋藏深,处在3000米左右地层,粘度超高,地层压力低,被专家喻为“世界级开采难题”。经过近10多年的摸索,吐哈石油人逐渐趟出了掺稀生产方式,使这里的超深稠油逐步走上规模开发。
即便如此,稠油生产现场依然不尽完善,时有难题困难玉东稠油人。玉东稠油工区一线员工在生产中开动脑筋想办法,“小点子”往往解决了大难题。掺稀生产采用空心抽油杆,内径小,容易发生结蜡堵塞。以往采用溶蜡车热线,费用较高,而且费时费力。一线员工在掺稀泵上打主意,总结出了小排量解堵绝活,通过不断调整泵压、排量,实现空心抽油杆解堵,节省热洗解堵费用13.6万元。
稠油生产,每年4月、10月要进行管线全面热洗。由于流程问题,虽然热洗作业时间单井只需1小时,但是为热洗所做的管线卸压等准备却至少花费1.5小时以上。而管线的砸卸容易造成原油落地,不但浪费原油,而一旦落地会污染环境。一线员工在流程上做文章,在掺稀管线上安装闸阀,只需关闭阀门,即可进行管线连接、热洗清蜡、拆换凡尔,避免了原油落地,省去了管线卸压时间。小小闸门解决大问题,创效80多万元。
2006年,玉东稠油工区一线员工还改进掺稀泵自动卸压装置,使压力表再没有因为蜡堵超压而损坏,节约材料费用支出上万元。掺稀比例直接影响着稠油井产量,比例过低容易发生稠油上返而蜡堵,比例过大会造成产量降低。员工们在生产中摸索总结经验,针对不同井别制定出了掺稀比例参数,避免了掺稀不足和稠油上返事故发生,开机率保持在95%以上,提高了稠油产量,节约生产成本1990多万元。 (来源:天山网/刘建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