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就业到底要迈几道坎 三方代表一席谈
2007/1/27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67次
【中国阀门网】 职业技术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院校学生在就业中存在哪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在中国职业教育协会日前举行的职教论坛上,记者就此采访了院校、用人单位、职业指导三方的代表。
作为人才的“供”方,学校对自身的问题如何反思?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长富说,问题主要包括教材、教师职称、生源选拔三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是中专教材的“发面馒头”、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高职院校教材缺乏优质的,版本名目繁多,重复的多,有些就是东拼西凑。现在教师中能够从事实践教学的仅占4%,其主要原因在于职业院校教师职称的评聘仍以论著和科研成果作为标准,多数教师在黑板上教技能、在课堂上搞生产。目前的高考对于职业院校选拔人才有一定的限制。周长富建议,有关部门要规范职业院校教材的编写、审校和评估;教师职称评定应兼顾技能和知识;高考最好能够分层次进行,高职院校如果可以单独录取学生,就有利于建立以分数为主的多元化评价制度。
企业等单位是人才的“需”方,他们眼里的毕业生什么样,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联想集团人力资源经理王世伟认为,近几年到联想集团工作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有600多人,一些毕业生职业技能不足、就业期望值偏高、专业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有学计算机专业的不知道计算机由几部分组成,实际动手能力弱,而企业更希望来之能用、用之能胜(胜任岗位)。部分毕业生就业心态与现实有距离,他们宁愿坐办公室每月少挣200元,却不愿多挣200元到生产线。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的需求不能对接,企业还要对新来的毕业生进行培训。
中国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胡继明呼吁,应强化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全程职业指导。许多毕业生频繁“跳槽”,给自己和企业都造成损失,频繁“跳槽”的原因是什么?胡继明认为是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他说,职业指导重点是职业道德、操守的塑造,就业心态的调整和心理的准备,这需要学校、家长、职业指导人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共同参与,从学生一入校门开始,对其进行全程职业指导,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意念,引导他们了解自己,正确定位,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来源:互联网)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